这段台词里面之用「曾经」是勾勒人们「回忆过去」;用「痛苦」是唤醒「消极情绪」;用「我爱你」是塑造「感知认同」 。 
我们把这条路径逻辑总结成:勾起回忆情绪,塑造共鸣感 。 
故事产生情境,情境产生情绪 
朱自清最出名的一篇散文是《背影》,里面讲述的是「父亲在车边为我送别,临别时穿过铁道买橘子」 。 
小时候读只能理解字面意思「父亲给我买橘子」,成年后再读才理解「我们的成长是伴随着父子分别和父亲老去的」 。 
《背影》里面,送别是故事,车站是情境,流泪是情绪 。 
人物产生故事,背景是一种情境,当出现相似故事情境时,比如「等待」、「弯腰」和「做饭」等等,逻辑依旧成立 。 
由故事产生情境,情境产生情绪,相互出现化学作用,氛围才能立起来,最终出现共鸣 。 包括像上面大话西游的案例,也有依托于背景故事才立起来的 。 
通过上面几个案例,我们发现如果一段故事具有「伤害性质」,很容易引起大众共鸣 。 
比如描述关于被劈腿的故事、关于性骚扰的故事、关于被骗的故事等 。 伤害性质的内容,更容易唤醒人们的「痛苦情绪」,毕竟还有什么比描述一个人的痛苦,更能容易引起共鸣的呢? 
引发共鸣的故事,必须是便于理解,在生活中常见的 。 
3、同理心和同情心误区 
在很多时候,大家还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同理心」「同情心」和「共鸣感」是一样的,毕竟都是心理上的感受结果 。 
同理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更加人性,是一种体谅的感受 。 
同情心,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更加理性,是一种怜悯的感受 。 
举个例子, 我们描述「这个乞丐好可怜」,大家会产生同理心,也可以产生同情心,但不会产生共鸣,我们要避免这种误区 。 
不管是同理心还是同情心,都属于偏向于主动感受,而共鸣是一种自然反应,更重要的是拥有共同经历和共同情绪 。 
【对文案策划的理解 爆款文案的共鸣感,你深入了解过?】怎样写文案会更好呢?更多讲解敬请关注“网商大学” 。 
推荐阅读
- 对文案策划的理解 最好的文案 其实都是对生活的感悟
 - 创意文案工作内容有哪些,最近想转职
 - 如何写出高水平的文案?其实非常简单
 - 利用人的七种欲望,撰写七种有效的文案
 - 写文案没灵感该咋办?知道这10个网站,不用慌得一批!
 - 创意文案营销 看我怎么pick这16个品牌文案
 - 产品促销文案案例,帮你找到久违的灵感
 - 建议永久保存 淘宝文案怎么做?史上最全的淘宝文案知识
 - 介绍自媒体投放文案撰写的5个技巧 自媒体投放文案撰写技巧有哪些?
 - 策划创意型企业网站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创意型企业网站建设该怎么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