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曹操、董卓、黄巢、孙殿英…
	哦,对了,还有满清第六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四位帝王乾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俗称盗墓贼,雅称“摸金校尉”,长沙话称“土夫子” 。
	01
	在中国,古人信奉“事死如事生” 。
	即人死之后,在阴间依然要过类似阳间的生活,因而墓葬建筑和随葬用品多仿照世间置备 。
	《荀子·礼论》:
	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
	尤其是帝王 。
秦汉时期的陵墓,需收葬帝王衣冠、金银珍宝,置妃嫔侍奉,宫人献食(人殉),犹如在世一般 。
	正因为陪葬品如此丰富,才催生了一个“盗墓”这个颇具技术含量的行当 。
	但历朝历代,皆认为此举伤天害理,并列入律法,严刑惩处 。
	既然如此,贵为九五之尊,乾隆又为啥会去做这等令世人不齿的丑事?
	这档事儿,还要从做棺材用的金丝楠木说起 。
	02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乾隆着手为自己建陵,墓址选在了孝陵以西的胜水峪 。
	经十年大兴土木,于乾隆十七年完活,拢共耗银170多万两 。
是为裕陵 。
	裕陵明堂开阔,富贵堂皇,建有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一孔桥、下马牌、地宫等20余项工程,可谓气势非凡,工精料美 。
	这“美料”,就包括金丝楠木 。
	据明人谢肇淛《五杂俎》记载:
	意即,用金丝楠木做成棺材装尸身,能常年不腐;做成食盒装生肉,数日不变色 。
	所以,自古以来,富贵人家皆热衷用此木打制寿材 。
	可是,金丝楠木多生长于瘴疠弥漫、虎狼出没的深山幽谷之中,极其难搞 。坊间亦有这样的说法:
	1000个民夫进山采伐,最终能活着出来一半,当算烧了高香;
	即便采伐齐当,沟壑纵横,无路可走,想运出来更是难上加难 。唯一的法子,就是等山洪暴发,借力将原木冲出山 。
	如果赶上雷公偷懒,数年少雨,那你就耐心候着吧 。
	三五年是它,十年八年也是它 。
再者,由于前期过度开采,及至满清,已很难找到笔直成型、可用于建造大梁的楠,甚至市场价被哄抬得堪比黄金 。
	正因如此,乾隆天天愁得吃不香睡不安,脑门皱得跟核桃皮似的:
	价比黄金,那倒不是事 。咱大清有的是银子,可难采难运啊 。这可咋整?
	翻来覆去,脑汁被绞尽N回之后,乾隆突然眼前一亮:
	要不,偷点?
	偷谁的?
	当然是朱棣 。前朝第三任掌门,那也是个有钱的主儿!
	03
	乾隆之所以盯上明陵,特别是明成祖与皇后徐氏的长陵,原因很简单:
	朱棣在位期间,国势强大,财力雄厚:经营东北,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拿下安南,营建紫禁城…桩桩件件全是大事 。
	如这等干大事的人物,给自己修建陵墓,自然也会下大力气 。
	说白了,朱棣和媳妇的墓中,肯定会有大量质地坚硬的百年金丝楠木 。
	“老大,这事搞不得,搞不得啊!”
	当时的吏部尚书刘墉、文渊阁大学士纪晓岚等人,听乾隆透出盗墓口风,一个个火急火燎,组团相劝 。
	“为啥?”乾隆慢条斯理地问 。
	刘罗锅马上搬出了《大清例律》:“你看,咱们制订的律法里写得清清楚楚,”
	乾隆一脸黑线:“我看不着 。”
	“那臣念给你听 。第二百七十六条:凡发掘坟冢,见棺椁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
	“聒噪 。我听不清!”
	乾隆狠狠扫了刘墉、纪晓岚等反对派一眼,冷哼一声掉屁股走了,边走边暗忖:
	老朱的墓,劳资搞定了!
	04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乾隆日思夜想,睁眼闭眼,全是明成祖朱棣墓中的金丝楠木 。
	俗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尤其是被一国之主给惦记上,准没好 。
	事实也是,皇上的心思,很快被几个大臣看破 。
	其中,有工部尚书金简(字可亭,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一说满洲包衣人);
	有户部尚书曹文填 。其与老爹曹振镛,时称“父子尚书” 。
	这两位交情不错,私下一碰头,一嘀咕,紧接着就给主子乾隆上了一道奏章 。
	这奏章,可真叫个别出心裁——
	恳请圣上修葺明陵,以示对前朝敬重,收拢民心 。
	乾隆稍加寻思,顿时心领意会,龙颜大悦:“好,准奏,就这么办!”
	咋办?
	偷梁换柱!
	以修缮的名义,把自己想要的楠木统统拆卸、倒腾出来,然后代替以普通木材 。
推荐阅读
- 真假美猴王中被打死的到底是谁 真假美猴王中死的到底是谁?
 - 巩义北宋皇陵简介 巩义北宋皇陵油菜花田开了吗
 - 黔金丝猴在贵州省武陵山脉什么山 武陵山脉什么山
 - 铜陵市枞阳县各乡镇自来水,怎么样?
 - 兰陵王为什么要带面具
 - 眼袋按摩的正确方法 按摩大陵的正确方法
 - 明13陵中开放的景点有哪些
 - 2023杭州南山陵园清明祭扫常见问题解答一览
 - 明祖陵是谁的墓 明祖陵是谁的墓?
 - 重庆胭脂萝卜 涪陵胭脂萝卜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