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时三刻等于现在多少时间?


古代的一时三刻等于现在多少时间?

文章插图
“一时三刻”是一个成语,形容很短的时间 。一刻代表现在的15分钟 。
如果把“一时三刻”理解为一个时辰三刻钟,就是2小时45分钟的意思 。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2小时,一刻是现在的15分钟,三刻就是45分钟 。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 。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 。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一时三刻
一时三刻指很短的时间 。一刻指15分钟 。
拼音:yī shí sān kè
出处:清·李渔《凰求凤·夥媒》:“机缘凑,把愁肠暂丢,便难成,也一时三刻展眉头 。”
用法:作状语;指很短的时间 。
近义词
一时半刻 [ yī shí bàn kè ]
释义:指很短的时间 。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吾今用你坛前仗剑等待,休错吾一时半刻 。”
【古代的一时三刻等于现在多少时间?】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咱们和他是世家,我同他怎么得有错?我就有一时半刻不好的去处,他自然说我劝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