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精神病人,大部分人都是谈之色变,理由大部分都是“杀人不犯法”“惹不起”等原因,但是,如果问精神病人为什么不需要承担责任,是不承担民事责任还是不承担刑事责任,可能大部分人也说不太清楚 。
在做律师之前,对精神病人也没有太深的理解和了解,做律师学习法律之后,理解程度不再停留于年少无知的浅显层面,更多的是从法律角度,用法律思维角度去考量 。
以下,笔者从法律角度对法律上的“精神病人”进行介绍 。
一、根据民事法律方面对精神病人的法律规定,在民法领域,精神病人分两种:
(1)一种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2)另一种是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可以从事与其智力、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
二、根据刑事法律方面对精神病人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后果,如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定,才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
前提是要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并不是你犯罪了造成了危害,说自己是精神病人就可以免责了 。
而且精神病人也分很多种,可能有的是一直都不正常,有的是间歇性也就是偶尔犯病,在实施危害行为的时候可能是在清醒状态,也可能处于犯病阶段 。
但是,从刑法的规定来看,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行凶、杀人,确实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所以,我们如果遇到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还是最好明智的躲远一点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法院怎么认定是不是精神病人】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推荐阅读
- 在家怎么做生蚝吃
- 双子男和天秤女 怎么相处?
- 荣威i6油电混合搭电怎么搭
- 伊洛纳独角兽的角怎么获得
- 合肥大蜀山怎么样 合肥大蜀山怎么样?
- 炉石莎赫拉丝主母怎么打
- 腌制的鱼太咸怎么处理
-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怎么样?让我去面试,可是看网评不是很好呀
- 贷现金要什么手续 代办现金贷款怎么收费
- 蚝油牛肉烩饭怎么做 蚝油牛肉焖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