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是一种多发病,多发生在患者的手足、髋关节、膝关节等部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发作的时候更是疼痛难忍 。 其实治疗滑膜炎的方法有很多,在民间有很多流传已久的偏方在治疗滑膜炎上也是颇受人们喜爱的 。 接下来浙江龙网小编会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些治疗滑膜炎的偏方,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不要错过哦! 
目录 
1、治滑膜炎的中药偏方 2、滑膜炎的食疗偏方 
3、治膝关节滑膜炎的民间偏方 4、膝盖滑膜炎的治疗偏方 
5、老年人滑膜炎的治疗偏方 
俗话说“偏方治大病”,其实我们民间流传的很多治疗滑膜炎的偏方实际上都是未成文的医学瑰宝,很多人试过斗不错呢 。 下面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治腹膜炎的中药偏方 
内服型 
不同类型的滑膜炎偏方,用药需不同 。 
1.水湿型滑膜炎 
薏苡仁30g,牛膝10g,苍术10g,黄柏10g,茯苓10g,当归10g,独活15g,鸡血藤20g,赤小豆30g,防己15g 。 
2.瘀血型滑膜炎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5g,赤芍10g,地龙10g,牛膝10g,薏苡仁30g,独活15g,赤小豆30g 。 
服用方法 
将所有的药材用500毫升的水煎,每天一剂,分成两次来服用,6剂为一个疗程 。 服用完之后停用两天 。 
涂抹外敷型 
1:白芥子+牛油 
白芥子十克,葶苈子十克,然后用一百克的牛油将其炸黑后去掉渣,兑入陈醋30克熬干,兑入轻粉3克,涂擦患处,每日二次 。 
2:消膏方 
将川穹、麝香、红花、牛膝、冰片、桑寄生、血竭、樟脑、制草乌、制马钱子、蜈蚣、威灵仙、独活、乳香、没药晒干,以香油煎之,加松香、铅丹熬制,成黑膏状,外敷于患处,每日一换,三十日为一疗程 。 
3:川穹散方 
取川穹45克,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15克 。 以胶带固定于膝盖,直接与患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可以多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 。 
4:仙人掌外敷方 
取仙人掌适量,将两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滑膜炎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 。 冬天可将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内烘3—4分钟,待烘热后敷于患处,一般于晚上贴敷 。 
5:当归消痛膏 
当归、丹参、乳香、牛膝、元胡、鸡血藤等十几味名贵中药材炮制而成的通膜消痛膏,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消肿生肌、修复滑膜之效,从舒筋活络根本入手,可以有效治愈各类滑膜炎 。 
6:猪苓汤(利湿之剂) 
效果 
利湿泻热 。 
组成 
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 。 
方源 
《内经·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 
《内经·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 
方解 
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 
主治 
1.蓄水证 
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 
2.水湿内停 
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等 。 
3.痰饮 
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 
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 
病机 
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 。 外有太阳表邪,故头痛发热脉浮;内传太阳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水液蓄而不行以致津液不得输布,则烦渴引饮,饮入之水不得输布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 。 
运用 
1.本方为利水之剂,所治诸证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 
2.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 
3.常用于肾炎、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 
注意事项 
 
 
1.入汤剂不宜久煎 。 
2.湿热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 
附方一 
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 
组成 
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 。 
用法 
上二味和,先食饮方寸匕6g,日三服 。 
功用 
利湿退黄 。 
主治 
湿热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等证 。 
推荐阅读
- 怎么快速提高免疫力 快速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 自身抵抗力差怎么办 如何增强抵抗力
- 淘宝金币的主要功能 淘宝淘金币怎么用
- 客服设置自动回复的话语 客服怎么设置自动回复
- 淘宝代付诈骗手法大全 淘宝代付怎么用不了
- 超赞的懒人焖饭怎么做好吃
- 芸豆卷怎么做
- 润肺去燥,补脾开胃,百合银耳雪梨羹怎么做
- 鲜嫩爽口绣球虾丸怎么做
- 开胃肉酱面怎么做

 
   
   
   
   
   
   
   
   
   
  